找到相关内容3534篇,用时4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佛教传统的现代转换及其意义二题

    生动的景象,同时也结束了出家僧众一统佛门的封闭局面。虽然,现代佛教未必象章太炎说的那样:“自清之季,佛法不在缁衣而流入居士长者间”,但在家居士适合于大乘佛教之菩萨,在改造世间、...而已。居士因此也应属于僧类(菩萨僧),可以说法,可以阅读戒本,也可以化缘,可以接受比丘为学生。他还主张在全国百万僧尼中选拔数百人为真正弘法之比丘,其余则“劝其舍比丘身,现公民身,以救世行也...

    李向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24082384.html
  • 缘分 ·功德·共同体——佛教信仰的私人性与社会性

    自他两利」、「怨亲平等」的大乘菩萨的最佳法门,因为回向的对象可广及法界一切众生,而回向怨亲债主,可以化解恶缘为善缘、化阻力为助力。回向是「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」的精神体现,唯有了悟「人我一如,怨亲平等... 《华严经》云:“信为元功德母。”又如《大乘起信论》中所讲佛教之信仰:“此信乃入佛法之首故。信心如手,有手之人入海宝藏随意拾取。无手之人虽遇宝藏不得拾取。信心亦尔。若有信人入佛法宝随分修行得解脱乐。...

    李向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592982652.html
  • 佛教法事仪轨(一)

    ,威神之力,清净三业,分身尘刹,尽未来际,一心顶礼,尽虚空界遍法界 微尘刹土中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(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交难思议,我此道场如帝珠,诸佛菩萨影现中,我身影现诸佛菩萨前,一心如法归命礼。)嗡... 南无过去正法明如来,现前观世音菩萨,成妙功德,具大慈悲,于一身心,现千手眼,照见法界,护持众生,令发广大道心,教持圆满神咒,永离恶,得生佛前,无间重愆,缠身恶疾,莫能救济,悉使消除,三昧辩才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151482822.html
  • 佛教法事仪轨(二)

    菩萨奠定基础。一方面扎实用功,从忏悔入手,不放弃分秒时间。 六:策导礼佛:人道有智慧,人形能用功办。出家人生厌离心,思无常苦空无我。 丈夫: 1:智大:能上求下化,志向...:主法向佛合掌云:万德庄严相,法性清净身,湛然应一切,普利济众生。盖闻:妙应本虚,唯至虚而能应,真空无相,乃假相而显真,极大难名,圆光普照。(应开启头上盖布) 5:维那举唱迎请佛菩萨,各三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151582823.html
  • 奉修喜舍行愿 承担社会责任

    我省最贫困地区百姓的生存环境和教育条件,让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弱势群体安居乐业,感受无我利人的广行菩萨精神。   2、利益人群——愿所有苦难人群离苦得乐。   (1)帮助鳏寡孤独的老人——愿所有老人...众生苦难、代诸众生受诸苦恼。救苦救难、利人觉他,以此来报答三宝、父母师长、国土以及众生于我们世世生生之恩。菩萨对于众生,如敬父母,如奉师长,救助于种种弱势群体,使之社会安定,人心思善,国土庄严,利乐...

    常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64884621.html
  • 论智顗的“生态放生”的启示

    、应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间解、无上士、调御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、世尊。宝胜如来,本往昔时,行菩萨,作是誓愿:‘若有众生,于十方界,临命终时,闻我名者,当令是辈,即命终已,寻得上生三十三天。’尔时...560)受菩萨戒,并曾“将笼养的名贵禽鸟全部放生”④。可见,自东晋末年至南北朝,由于受译介进来的《金光明经》(其中的“流水长着子品”与“放生”有关,详后)的影响,佛教意义上的“放生”才开始出现,并渐渐流行...

    陈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71684672.html
  • 年龙父母《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》(二)

    时候,要以方便而断弃之。   以方便断弃,是因为我们是学习菩萨的人,是住于大乘的人,所以不能看到一个人,发现他是恶知识,然后张口就说:你是恶知识,我不需要你,然后把他撵的远远的。如果这样,令众生...非常非常难得的,这就像圣天菩萨所说的:“暇满的人身非常难得到,而得到了,如果让它空耗,那是非常可惜的!因为未来我们怎么能够再得到这样的暇满人身呢?”   那我们现在要这样地思维...

    年龙上师

    佛子行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12022884703.html
  • 广钦老和尚开示录

    的清高相摆出来,这就修不到行,要知道他们也是在修行。要行菩萨,不要修坏行,要修好行,不要数说别人骂别人,譬如有信徒要来厨房拿东西,要好好问他:“有什么事?要什么东西?我帮你拿。”不要以不好的态度对...比穿的好、住的好、吃的好。 ★受戒能忍即入,凡事都简单,不要和人家计较睡大位、吃好。受戒是学威仪规矩,不是去论是非、造口业的。 ★受了戒就当和未受戒前不一样,更应修苦行,把习气改掉,坏念头去掉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104984894.html
  • 跨越打扫过的希望门槛 洒下迎宾花絮——教宗谤法答辩录

    观点,可以这么说:菩萨(注2)、上善圣者,在通往证悟之而尚未证得佛陀果位之前,由于过去生残馀习气的痕迹还留有经验;因此,也可以这么说:在佛陀证悟之前,曾以菩萨果位转世多生,他曾有经验,经验到感性激情...   依于大乘的看法,菩萨的修行者视一切现象皆为戏法。现象是存在的,经验到它的本质是空性,他们不会执着现象为真实;同时,由于现象的呈现是无碍的,它不仅是毫无生气的虚无,且现象可用信与爱来累积实质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83785111.html
  • 天台宗的菩萨成思想

    智者大师言论以三重玄义论述《菩萨戒义疏》,不必然以(法华玄义》等以五重玄义诠释经题。   (二)天台宗之三聚净戒思想:   1.律仪戒、定共戒及共戒与三聚净戒的关系:   智者大师在(菩萨戒义疏...智者大师说此三戒是菩萨戒,他说:   萨婆多说律仪戒、禅戒、无漏戒。此名虽出三藏,今菩萨   戒善,亦有此三。若要誓所得名曰律仪。若菩萨定共、   共皆止三业,通称戒也。(同上)。   律仪...

    明了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0786344.html